Steelworld全球鋼訊網
2017/05/24 05:00SteelWorld全球鋼訊網    | 友善列印

根據美國伯克利國家能源實驗室的一項研究,中國鋼鐵行業每噸鋼生產的平均碳排放比美國高約24%。與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生產不同,中國鋼企在美國設廠生產,將按照當地的技術水準和環境法規要求,客觀上有利於全球範圍內的減排。
  • 廣告

今年4月初中美首腦首次會面達成的一項重要協定是,開始為期100天的、以改善中美貿易失衡為目標的貿易談判。

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赤字國,2016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3470億美元(約合2.4兆元人民幣),占美國總貿易赤字的近一半,中美的貿易失衡已經成為左右美國國內政治的重要議題。在總統競選中,川普作為候選人,就頻頻威脅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高達45%的關稅。

為了避免與美國全面的貿易戰,同時也為了減輕中國自身的外匯收支失衡,在兩國首腦會談前,中國官方明確表示,願意與美方共同努力,透過加大美國商品進口以及擴大對美投資等方式,「推動中美貿易向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」。

5月11日,兩國公佈了會談達成的十項階段性成果,包括中國儘快允許進口美國牛肉,加大開放中國金融市場,美國派團參加「一帶一路」高峰論壇等。聲明同時表示,在餘下的談判期內,雙方將針對兩國經貿關係中更加重要的領域,爭取獲得進展。

在這一方面,促進中國鋼鐵業對美投資設廠應作為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。與大規模進口美國農產品和波音飛機等通常採取的措施相比,中國企業在美國本土生產鋼鐵產品符合大陸能源、資源轉型的需要,對中美兩國至少有三個好處。

首先,中國鋼鐵企業在美國生產面向美國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產品,已經具有商業可行性。中國鋼鐵產品對海外市場的直接出口正在面臨日益增高的貿易壁壘,而在當地投資設廠、跨國生產是規避貿易壁壘的有效措施。

根據商務部統計,2016年中國出口遭遇「雙反」(反傾銷、反補貼)調查案件數量達到歷史高點,其中,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金額占所有案件總金額的55%,鋼鐵產品案件數量和金額同比上升32.4%和63.1%。導致的直接結果是,中國鋼鐵出口量在經歷持續六年的快速增長後,2016年出現首次下滑。

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,中國出口美國的不銹鋼板帶材量從2015年的10萬噸銳減至2016年的2.5萬噸,減幅高達75%。

另外,生產技術的進步正推動一場能源革命。IEA預計,到2020年美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。無論這能否實現,目前美國能源業的變化將繼續改變國內經濟面貌,並對國際關係和全球能源前景產生影響。

特別是考慮到頁岩氣革命帶來的能源價格優勢,在美國本土生產鋼鐵產品正在變得具有競爭力。能源費用在鋼鐵生產成本中可以占到20%-40%;而根據德勤「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」報告,目前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僅為中國的30%,而工業用電比中國便宜約40%。

台灣鋼鐵大王林義守最近就宣佈,放棄原來在越南的建廠計畫,決定投資人民幣約120億赴美設廠。今年年初,同屬高耗能行業的福耀玻璃在美國投資設廠引起媒體熱議,而促使福耀在美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,也是基於能源成本的考慮。

從企業角度,通過海外建立生產基地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資源配置和市場覆蓋,是中國鋼企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。中國鋼鐵從對美出口轉向直接投資,對大陸經濟的負面影響是部分工作崗位的流失。

然而,中國鋼企在其他國家投資設廠的步伐已經開始,比如河北鋼鐵集團在塞爾維亞收購年產220萬噸的鋼鐵項目和在南非新建年產500萬噸的專案,首鋼在馬來西亞已投產的一期計畫年產150萬噸的鋼鐵板胚項目,邢臺德龍鋼鐵公司在泰國已投產的年產60萬噸的熱軋窄帶鋼項目,南鋼在印尼合資投建的年產100萬噸的鋼鐵項目,武鋼和泰富重裝在西非賴比瑞亞合資投建的年產50萬噸的鋼鐵廠等。

雖然這些項目得到中國政府「一帶一路」政策的支持並具有當地人力成本較低帶來的優勢,但同時將也面臨投資所在國政治經濟環境不穩定,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帶來的風險。而且從這些國家生產的鋼鐵產品,如果希望進入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,仍然面臨貿易壁壘。

其次,中國鋼鐵業對美投資具有政治上的意義。美國鋼鐵行業涉及27萬左右員工,雖然僅占全美就業人口的不到0.2%,但多集中在印第安那州、俄亥俄州、密西根州和賓州的「鐵銹地帶」,在美國國內政治生態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
川普當選美國總統,很大程度得益於這些選區選民的支持;作為回報,特朗普政府也將高度重視這些地區的經濟和就業增長。此外,這些地區的當地政府,往往對外來投資,包括對高耗能產業的投資,持高度歡迎的態度。

中國企業在這些地區的投資,將在中美經濟關係中起到標桿作用,有利於中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贏得美方在其他領域的讓步。

與近年來頻頻受挫的中企對美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收購相比,中國對美國鋼鐵等傳統製造行業的投資將會引起較少的政治爭議。2010年,作為第一家計畫在美投資設廠的中國鋼鐵企業,鞍鋼在美國的鋼鐵專案在當時遭到以民主黨占多數的5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的聯名反對,這些議員相當程度上代表了現有美國鋼鐵企業的利益。

但是,這些反對的聲音並未對投資計畫造成實質阻礙;美國唯一有權干涉這類投資的「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(CFIUS)」,也並未根據這些美國議員的訴求啟動對這一投資項目的審查。鞍鋼項目最終沒有進行,更多地是由於企業內部決策的變化。

在這之後,另一家中國鋼鐵企業-天津鋼管有限公司,在美國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投資超過10億美金在德克薩斯州建造無縫鋼管製造工廠,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投入運營生產。這一專案完全建成後,將成為中國製造企業在美國最大的單項投資。這一案例表明,中國鋼鐵業對美國的投資不存在明顯的政策阻礙。

最後,中國鋼企在美投資生產,還有助於中國的環境改善和正在進行的經濟轉型,以及全球的二氧化碳減排。

近20~30年間,以鋼鐵為標誌的高耗能產業的全球生產活動向中國高度集中。中國鋼鐵、水泥、玻璃、電解鋁等工業品產量目前都超過了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。這些行業曾經為中國的工業化提供強大動力,也是中國成為「世界工廠」的產業基礎。

但是中國高耗能產品生產量的繼續增長,已經與中國的資源稟賦和環境容量不相適應。在現有價格體系下,這些行業的平均利潤已經非常微薄,如果考慮到環境和社會成本,很多企業的生產活動更是得不償失。

如以煤炭為例,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滕飛副教授 等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,如果算上對環境生態的影響,中國煤炭的真實成本應比市場價格高出260元/噸煤(按2012年價格測算)。可見,目前高耗能、高污染企業的生產利潤是以全社會損失為代價的。

大量高耗能產品的生產和出口,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。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,中國製造的出口產品引起的PM2.5排放占到中國PM2.5總排放的15%;導致每年約16萬中國人(研究人員跟據2007年資料測算)過早死亡。

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碳排放國,中國高達20%的碳排放來源於出口產品的生產。 而中國耗能最高的行業-鋼鐵業向海外轉移部分生產用於替代出口,將有利於中國完成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的承諾。

同時,中國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效率和碳排放水準近年有較大提高,領先很多發展中國家,但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。

根據美國伯克利國家能源實驗室的一項研究,中國鋼鐵行業每噸鋼生產的平均碳排放比美國高約24%。與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生產不同,中國鋼企在美國設廠生產,將按照當地的技術水準和環境法規要求,客觀上有利於全球範圍內的減排。

ⓒ Copyright 2015 SteelWorld全球鋼訊網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客服電話:0800-801-686